2013-09-16 15:11:37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未知
克思主义哲马学原理题库答案
1.A[解析] 张衡认为自然是有根源的,这个根源就是“太始”,也即“元”,这个“元”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什么神创造的。张衡的这种观点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朱熹认为“理”高于物质而存在,这里的“理”是一种规律。朱熹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选A。C项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互相对立的方法论。D项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历史观。
2.A[解析] 这句话中的“你”和“大家”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个体”和“群体”的关系,这是一种对立存在的矛盾关系,但是二者“可以互相帮助”,故二者也是具有统一关系的。故选A。
3.D[解析] 在温总理的话中,“一个舰队”与“整个社会”是群体,“航行最慢的船只”与“最困难的群众”是群体中的部分,部分发展的好坏影响了整体的发展状况。故选D。
4.C[解析] 书信、电话、短信等通信方式的变迁说明事物是在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选C。
5.C[解析] 这句话首先指出在创造性方面右脑比左脑更具优势,接着用转折句指出人类的创造是在左右两脑协作的条件下进行的,并指出这种协作是由右向左进行的。最后一句指出人类的创造是由潜意识向显意识进行的结果,也即指出了意识活动的规律。故选C。
6.D[解析]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类对于“天”要怀着敬畏之心,如果人类不能够敬畏“天”,最终会受到“天”的惩罚,这个时候,即使后悔也是没有用的。在这里,“天”是指脱离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孔子的这种思想承认“天”是客观存在,但脱离了物质世界。因而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选D。
7.C[解析]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出自刘禹锡的《浪淘沙》,其意思是: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淘金可以看作是追求真理,而淘金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故选C。
8.A[解析]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在这段话中,矛盾的双方是“拥有的多”和“计较的少”,二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故选A。
9.B[解析] 社会存在是指不以社会意识为转移的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社会物质生活过程,社会物质关系,社会物质结构、功能和规律,其中,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最核心的内容。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意识形态。人们的一切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一切社会存在都会反映到人们头脑中。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白天出去耕地夜晚回家搓麻绳,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自照看着自己的家。小孩子们还没有学会耕田和搓麻绳的本领,也都勤快地在桑树的阴凉下学习种瓜。在这首诗中,不同年龄的人有着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这说明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不同的,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有指导作用,反过来说是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故本题选B。
10. D[解析] 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只有事物之间存在互相联系,才能发生相互作用,才能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动”和“静”、“刚”和“柔”、“四两”和“千斤”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太极拳正体现了应该用辩证的思想把握事物运动规律的哲理。故选D。
11. D[解析] 这段文字首先讲“意象”的概念,然后通过几个例子说明“意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即利用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感情。A项错误,“意象”的创造均是在遵循客观事物原貌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观创造;B项错误,“意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主观能动性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段文字是在说明人们利用自己的思维意识通过客观事物表达某种思想,故C项错误,D项正确。
12. B[解析]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联系的观点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发展的观点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波浪式前进运动,是指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是指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依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哲学理论而来的。面对金融海啸的冲击,经济可能会遭受损失,在一定时间内停滞不前,但是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暂时的困难不代表永远,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故选B。
13. A[解析] 首先,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主观创造的,B项错。在这里,3G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而是数字通信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通讯、上网、看电视这些事情在技术未达到一定水平之时,彼此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当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也就是人类能够创造一定的条件,使这些事情发生一定的联系,即彼此之间建立了多样性的联系。故选A。
14. A[解析] “起点”、“开始”指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没有“终点”和“句号”则是强调事物是一直在运动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前进性的变化,是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运动。故选A。
15. A[解析] 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曲的歌词,这首歌表达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共同居住在地球上,为了奥林匹克的梦想,大家相聚在北京。这正说明了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条件的改变发生转移。故选A。
16. A[解析] 这道题考查意识的作用。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意识具有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这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但是要想使这种能动作用是积极的、好的,意识就必须是正确的,必须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重视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题干体现的就是正确的意识(先进事迹)对事物发展(我军发展)的积极的推动作用。故选A。
17. C[解析] 在本题中,主观是“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完成8%”和“调结构”,客观现实是“经济增长”,这就要求我们制定经济目标和政策要依据现状,也就是说主观要符合客观,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追求经济的高增长速度。故选C。
18. A[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地位的特殊性,即一个复杂的事物包含多种矛盾,由于各种矛盾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些矛盾的地位、作用各不相同,其中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在经济工作中,发展方式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首位正体现出抓住了经济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因此本题选A。
19. B[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中介。认识中介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另外两个要素是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认识中介是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作为认识结构的两极而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中间通道、联系媒介和转换机制。认识的中介包括工具系统和操作工具的方法系统。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正是通过认识中介去认识客体的。在本题中,认识客体是月球,认识中介是火箭以及测量等方法系统,由于人类自身的缺陷,如果没有火箭,人类是无法对月球进行相应的研究,正是借助于火箭,人类延伸了自己的认识器官,从而达到认识月球的目的。故选B。
20. C[解析] 所谓矛盾的普遍性就是指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再到人类思维,都存在着矛盾。新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是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的。故选C。
21. C[解析] 由于人的认识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过程是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这些限制条件包括:事物发展的程度、科学技术条件和生产发展水平、人们的主观认识条件等。在本题中,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走势的认识是受到“复杂的金融危机现象”和“自己的认知水平”的限制的,这正说明正确的认识需要在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本题选C。
22. C[解析] 本题考查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要求在现实中我们需要找出解决矛盾的决定性因素即内因,从而达到解决矛盾的目的。故选C。
23. A[解析]朴素唯物主义是用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朴素唯物主义否定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但由于受到社会实践和科学水平的限制,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缺乏一定的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带有直观、朴素的性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它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但它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则是用联系的、运动的、发展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本题A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24. A[解析]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现实性,其客观性在于实践的主体、客体以及实践的手段、结果等。虽然说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包含着目的、意志、情感和认识等主观因素,但这些活动都体现在活动的具体方式之中,这种方式是主观的,并且实践活动要遵循现实经验世界的客观规律。由此可知,题干中的说法否认的是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故选A。
25. B[解析]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事物度的范围内延续和渐进;质变即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显著变化状态。量变和质变是互相区别相互对立的,同时二者还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概括而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本题中,通胀预期被积累放大是一种量变,通胀的实现是质变。故本题选B。
(编辑:admin)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
上一篇:克思主义哲马学原理题库
下一篇:毛泽东思想概论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