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6 15:17:03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大连华图
辽宁华图为您提供公安招警备考文章:浅谈言语中的“主体”。更多公安招警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华图公安招警频道(http://ln.huatu.com/zhaojing/)
进行过言语备考的小伙伴们,相信对“主体”一词并不会陌生。因为在言语中有一种很重要的解题技巧,叫做主题排除法。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主旨概括及意图判断题,在甄别正确答案的过程中常常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实,片段阅读中除主旨、意图以外的其他题型,也常常需要借用“主体法”来分析作答。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主体”即主要的论述对象,不仅可以起到帮助我们排除主旨或意图题的错误选项,也可以成为下文推断、语句排序等题目的解题关键。我们知道下文推断题是需要锁定尾句的话题,继而选择与尾句话题相一致的选项。其实所谓话题就是“主体”,因此,在下文推断中,我们一直以来应用的解题方法其实不过就是“主体法”。另外,在语句排序题中,我们也时常利用主体来确定句子关系,比如这道题:
①到1995年全地区城市失业率达到7.2%的高水平
②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增长速度的制约,自1996年起失业问题仍在继续加重
③进入90年代后,虽然宏观经济逐步稳定,国内生产总值恢复增长
④众所周知,拉美的失业问题在债务危机爆发后开始恶化,失业率逐渐增加
⑤但劳动市场却发生逆转,失业率反而开始增加
⑥各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力图缓解失业问题,但始终没有取得明显效果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④③⑤⑥②①
B. ③⑤⑥④①②
C. ④③⑤⑥①②
D. ④③⑤①⑥②
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很容易排除B项。其他三项④③⑤又进行了捆绑,因此我们需要对比的其实就是⑤、⑥、①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应用主体法进行确定了,⑤句主体为“失业率”,⑥句主体“失业问题”,①句主体为“失业率”,因此⑤①应该捆绑,答案选择D项。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知,主体法算是一个可以贯穿言语始终的技法,小伙伴们在做题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忽略哦。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