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2 17:41:49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千龙网
大连华图_大连公务员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2国考面试热点关注之善用大数据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更多招聘信息敬请关注大连华图教育官网(http://dalian.huatu.com/)或者关注大连华图微信公众号(dlhuatu),大连华图咨询电话:0411-83614200。
来源标题:善用大数据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2022年接诉即办“每月一题”近日正式公布。这份“民生大礼包”中,老楼加装电梯、集中供暖不热、物业服务不规范、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等问题,无不是百姓的重要关切。列好攻坚清单后,相关部门将标本兼治,更多从政策层面、制度层面破题。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每月一题”是接诉即办的深化,主要针对民众反映强烈,基层解决起来有一定困难的问题,由市委主要领导重点听取汇报,明确责任单位,开展专题研究,提出改革措施,实施全程督办,推动问题解决。从本质上讲,这是从高位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有效尝试。而“每月一题”的亮点不仅在于“大领导解小问题”,更在于问题来源不是“坐等要”而是大数据。就拿今年的13大类17个问题来说,是充分利用12345民生大数据和接诉即办年度体检报告梳理出来的,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民生诉求的最大公约数。把这些“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关键是找准靶向、精准施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善用大数据找准最解渴的民生课题,是一种治理理念的升级,也为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提供了启发。众所周知,对于北京这样的超大型城市来说,市民诉求多元多样,治理事项纷繁复杂,政府部门深入一线是必须的,但有时也难免鞭长莫及。科技力也是治理力,用好技术手段,将在很大程度上补齐人力缺口。12345以电话、微博、微信等多元渠道筑起了一座民意沟通立交桥,不仅更加契合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的表达习惯,而且积累出了一份包含海量信息的民生热力图,可以为明确城市治理方向提供全面参考。过去一年,基于1100多万条民生数据而提出的“不动产登记难”“老旧小区改造难”“预付费退费难”等问题均得到不同程度解决,“无错优先”“首接负责”“靶向监督”等有效经验为群众广泛点赞。事实说明,靶向治疗效果良好,预判矛盾、化于未萌更应成为决策的追求。
以宏观视野来看,以数据辅助决策只是“每月一题”的鲜明表征,这一机制具有更深远的变革意义。从问题认知来看,接诉即办是“市民出题,政府答题”,本质上是一种事后回应性治理;“每月一题”则是变“接诉”为“找题”,变“要我办”为“我要办”,意味着政府部门重新获得了问题发现的主动权。从问题解决上看,“每月一题”跳出了“一事一议”,转而对一个个具体问题进行类型化建构。从个别到一般、从要素到系统,研究清楚一类问题,就能避免疲于应付无数具体问题。比如,当建构起老旧小区治理的模块,房屋漏雨、补建设施、停车管理等“子问题”就能得到一揽子解决。从解题效果上看,“每月一题”既着眼于当下问题解决,又是推动长期制度建设的手段。烫手山芋往往带有一个特质,即问题领域与治理单位不匹配,现有的治理机制不能够有效应对难题,需要实现不同治理单位之间的连接或是填补体制机制的空白。求解“每月一题”的过程,也是治理界面重构和创新的过程。总的来说,“每月一题”正推动北京城市“治理革命”向前一步。
据2021年发布的统计公报,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60%。这意味着,城市成为治理的主要场景,而超大城市具有代表性引领性,更是城市治理创新和变革的实验室。北京既是超大城市的代表,也是科技发展高地,理所应当在这场变革中走在前列。从“闻风而动、有一办一”,到“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为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提供了“北京方案”。新年新气象。从“每月一题”开始,不断创新治理机制,大城精治的为民底色将更加鲜明,我们也将积累更多“北京 智慧”。
(编辑:dlchenqian)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
上一篇:2022国考面试热点关注之何必总盯着“清北生”就业去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