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4 17:05:00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千龙网
大连华图_大连公务员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2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热点关注之财政政策蓄力稳增长。更多招聘信息敬请关注大连华图教育官网(http://dalian.huatu.com/)或者关注大连华图微信公众号(dlhuatu),大连华图咨询电话:0411-83614200。
来源标题:财政政策蓄力稳增长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明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之一,财政政策要担当重任。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下一阶段财政政策的发力节奏和方向,即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近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近期,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在额度分配上不搞“一刀切”,充分考虑各地项目资金需求和施工条件,项目资金需求多、施工条件好的地方多分,反之则适当少分。
财政支出强度有所加快。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11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同比增长2.9%,增速较1月份至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据测算,11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8.5%,增速较上月大幅反弹,支出进度较前期明显加快。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11月份公共财政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大,财政稳增长已开始体现。预计财政部提前下达的1.46万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将在明年年初开始发行,加上今年已发未用的专项债资金结转,地方财政资金充足,明年一季度有望提振基建投资提速。
明年专项债发行要“早、准、快”
明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需要加快发行专项债并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落实为实物工作量,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从财政部透露的明年专项债使用要求看,财政政策适当靠前发力的特点已经凸显。
许宏才表示,财政部将持续加强督导,推动1.46万亿元专项债提前下达额度在明年一季度发行使用,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明年专项债发行要把握好“早、准、快”三点。一是准备工作要“早”。今年年底前着手编制发行计划,确保明年一季度有相当数量的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二是发行时机要“准”。专项债券发行进度要和资金使用进度相匹配,适当提高发行频次,优化发行安排,避免债券资金闲置。三是资金使用要“快”。
专项债资金投向也体现了“精准”二字。据了解,2022年专项债资金要重点投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领域,重点支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带动效应强的重大项目;支持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九大重点方向;支持重点项目,比如,纳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项目等。
今年以来,财政发力前慢后快。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变化,8月份以来,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加快,每月发行规模均超过5000亿元。王青表示,目前,仍有不少专项债资金未投入使用,这将促进后续政府性基金支出加大对基建支持力度。
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表示,预计明年上半年专项债资金重点支持基建,下半年重点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领域。另外,专项债作为项目资本金的投向将会增多。今年以来,各地已有超过1700亿元专项债资金用作项目资本金,有力发挥了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
基建类支出开始提速
相比往年,今年财政支出节奏偏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11月份,财政支出有所提速,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在发力。
今年以来,财政支出多倾向于民生领域,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支出居前,同比增速也均为正增长。1月份至11月份,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等基建类支出仍为负增长,但降幅明显收窄,这也意味着基建投资已经开始发力。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表示,10月份以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明显加快。11月份,城乡社区、交通运输、农林水三项基建类支出较活跃,两年平均增速较10月份加快。而社保就业、卫生健康、教育三项民生支出两年平均增速则较10月份降低。
王青表示,整体上看,11月份公共财政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确实有所加大,但目前来看幅度还有限,或与合意储备项目不足有关。
事实上,优质项目储备不足确实是制约财政资金使用,继而影响基建投资的一大问题。许宏才表示,财政部指导地方政府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推动加快审批手续和开工前准备工作;并从今年9月份开始布置地方报送2022年专项债券项目资金需求,明确了2022年专项债券重点投向和负面清单。同时,加强项目审核把关,提高项目储备质量。由此来看,“缺项目”的痛点有望得到缓解。
新的减税降费红利待发
与支出端提速相比,财政收入则有较大下滑。1月份至11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达到191252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64490亿元,同比增长14%;非税收入26762亿元,同比增长5.9%。据市场分析人士测算,11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出现大幅负增长,较10月份明显回落。
谈及财政收入回落原因,专家普遍表示,受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回调以及前期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下滑影响,国内增值税、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收入增速均有下降。王青表示,考虑到后续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尤其是内需偏弱、生产价格指数(PPI)高位回落等因素,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公共财政收入仍将承压。但今年财政收入超额完成全年预算目标已成定局。
值得关注的是,11月份财政收入明显下滑,除了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也有近期针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煤电和工业企业推出税收优惠措施导致减收有关。针对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有关部门迅速出台能源保供举措,其中包括对煤电、供热企业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的税款实施缓缴措施。《金融时报》记者从税务总局了解到,自政策实施以来,截至12月2日,全国4800多户煤电、供热企业已累计办理“减、退、缓”税215.7亿元。
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是明年财政政策发力的又一关键点。专家预计,明年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力度将加大,助推产业升级的创新型制造业企业也将获得减税红利。
(编辑:dlchenqian)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