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4 15:39:31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辽宁华图
有一天,黄老师收到了一张留言:“谢谢您,黄老师!是您开启了我人生的希望之门……”那隽秀的文字表达了杨同学的心声。原来,黄老师一接任就到杨某家进行家访,了姐到期中考前杨某的母亲就生病在家,父亲务工时间长,照顾母亲的许多担子就落在她身上。黄老师一方面个人出资对杨某的家庭表达了慰问,引导杨某及其父亲正确认识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针对杨某的实际困难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后来,黄老师发现杨某歌唱方面很有潜质,建议音乐老师给予关注,又鼓励她参加校园歌手赛,获得二等奖。期末考前,黄老师组织了主题为“主动学习,快乐成长”的温书迎考班会,邀请各科任教师和部分家长代表参加。班会设有学习经验交流、生问师答、自由发言、家长寄语等环节,杨某在发言中表达了自己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1)案例中黄老师的行为自觉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6分)
(2)结合案例,分析黄老师的行为如何自觉贯彻了这些德育原则。(12分)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世界上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战国时期的《学记》。
2.A
【解析】生产力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的总和,这里说培养的劳动者是提高生产力的表现,因此是教育的经济功能。
3.D
【解析】康德最先将教育学搬上大学的讲坛。
4.B
【解析】青少年期是人心理发展的断乳期。
5.B
【解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6.选A
【解析】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包括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及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其中,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7.选A
【解析】本题考察目标评价模式的含义。
8.选A
【解析】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高度概括地说就是自主、合作、创新。
9.选D
【解析】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自己动手研究,这种活动应该属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0.选B
【解析】5-8岁的儿童处于他律阶段,他们判断错误的程度是由破坏的数量而定的。小红认为,只打碎了一个碗的小强做的好,是依据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所以她处于道德发展的他律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阶段之一,后习俗水平阶段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第三水平。因此此题选B。
11.选B
【解析】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是依从、认同 、内化。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题干描述的现象就是依从阶段的表现。
12.选B
【解析】健康功能是指情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一个小丑给我们到来欢乐,有利于身心健康。因此此题选B。
13.选C
【解析】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往往不易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标准。社会敏感性强,爱好社交活动。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经验、价值观)为依据,不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行为常是非社会定向的,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于社交,关心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喜欢独处。
14.选C
【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正在小学阶段读书,此时的儿童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
15.选C
【解析】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16.选B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17.选A
【解析】强化指的是给予或撤销刺激后,个体的行为反应概率增强。老师鼓励表扬胆小的学生,帮助她克服胆怯的行为,该学生发言概率增强,这属于强化的用法。因此此题选A。 (编辑:lnht01)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